


非洲東部馬拉維湖北岸的考古證據表明古人類用火改變整個生態係統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魯亦):對火的掌握使人類開始統治自然世界。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證據,表明古人類用火焰改變了整個生態係統。
這項研究結合了非洲東部馬拉維湖北岸的考古證據——可以追溯到9.2萬年前的石製品集群,以及古環境數據,證明早期人類是生態係統工程師。他們使用火阻止了該地區森林的重新生長,創造了今天仍然存在的廣闊原始森林。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
“這是我所見過的人類用火從根本上改變其生態係統的最早證據。”耶魯大學古人類學家、該論文的第一作者Jessica Thompson說。“這表明,到了晚更新世,人類開始以真正新奇的方式學習使用火。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焚燒導致了該地區森林被人們今天看到的開闊林地取代。”
研究人員分析的手工藝品屬於中石器時代的非洲,這一時期至少可以追溯到31.5萬年前。最早的現代人類也出現在這一時期,非洲的考古記錄顯示了當時人類在認知和社會複雜性方麵的顯著進步。
Thompson等人記錄了馬拉維湖北岸地區的實地考古證據,發現該地區的考古記錄、生態變化和馬拉維湖附近衝積扇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同一時期,這表明它們是有聯係的。
多年來,馬拉維湖的水位一直在劇烈波動。在湖泊最幹燥的時期,最後一次幹涸大約在8.5萬年前結束,它變成了兩個小的鹹水泊。該新研究發現,馬拉維湖恢複過來後,水位一直居高不下。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考古數據是從數百公裏的衝積扇中挖掘的100多個坑中收集的,衝積扇是在這段時間湖泊水位穩定時形成的。古環境數據來自沉積物岩芯中獲得的沉積在湖床底部的花粉和木炭數量。
數據顯示,在該地區物種豐富度趨於平緩前不久,木炭積累出現了高峰。研究發現,盡管湖泊水位一直很高,這意味著生態係統更穩定,但根據從湖床采樣的花粉化石中獲得的信息,物種豐富度在最後一個幹旱時期之後趨於平緩。這是意料之外的,因為在以前的氣候周期中,多雨的環境產生了森林,為豐富的物種提供了棲息地。
“在最近這段氣候穩定時期,我們看到的花粉與以前非常不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Sarah Ivory說,“具體來說,樹冠密集、結構複雜的樹木不再常見,取而代之的是來自能很好應對頻繁火災和幹擾的植物的花粉。”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上一個幹旱期之後,考古遺址增加,加上木炭增加和森林消失,表明人們正在用火操縱生態係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考古記錄會形成。
研究人員解釋說,燃燒加上氣候驅動的變化創造了條件,使該地區數百萬件文物得以保存。“除非有什麽東西阻止,否則泥土會滾下山。把樹移走,下雨的時候,在這種環境下會有很多泥土往下坡移動。”
此外,該地區以前從幹到濕的過渡並沒有產生類似的衝積扇,之前也沒有產生同樣的木炭。
Thompson說,目前還不清楚人們為什麽要燒毀這片土地。有可能他們是在試驗控製燃燒,以產生有利於狩獵和采集的棲息地。這可能是因為火勢失控了,或者隻是很多人在取暖、做飯或社交。
“無論如何,這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她說。“這表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早期的人們控製了他們的環境,而不是被環境控製。它們改變了整個景觀,無論好壞,這種與環境的關係一直延續到今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f9776
(责任编辑:韶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