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域不是HDR電視的全部,亮度才是液晶HDR華麗的原因

[汽車] 时间:2025-11-02 10:46:31 来源:千門萬戶網 作者: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点击:25次
  導讀:HDR技術雖然為液晶電視提供了更多細節,更強烈的對比,但是OLED電視亦可以使用這個技術。那麽搭載HDR的液晶電視還有多少優勢呢?


  最近一直看到一些很“奇怪”的言論,比如“HDR助力液晶”、“HDR成為液晶最後的救命稻草”甚至是“HDR將會擊敗OLED”等等屢見不鮮,似乎有了HDR,液晶電視就能抵擋住OLED擴張的鐵蹄。這聽起來不是很讓人疑惑嗎?
 

 
  因為HDR的核心是內容,隻要搭載有可解碼HDR內容的電視芯片,無論是液晶電視還是OLED電視都能發揮出HDR的優勢。就這一點,HDR對液晶和OLED的利好其實是一樣的,它們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所以理論上並不存在HDR助力液晶、擊敗OLED之類的說法,這顯然屬於廠商慣用的偷換概念式宣傳手法,畢竟目前OLED電視的市場並不大,更多的廠商還是在主推液晶電視。
 
  不過A編自己又想了想,事實果真如此嗎?廠商大力推銷“HDR液晶=好畫質”的概念,雖然是宣傳手段,但說不定正好歪打正著。在HDR顯示上,液晶確實有一項目前OLED無法比擬的優勢,它不是量子點也不是什麽高分辨率,而是亮度。
 
  眾所周知,現有的HDR電視已經能夠達到1000nit以上的亮度,但目前的OLED電視亮度卻還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水平,普遍也就隻有300nit左右。而且已經有廠商展示亮度可達4000nit的背光係統,將OLED遠遠拋在了後麵。
 
  相信有些人會跳出來說“4000nit還不亮瞎眼了”。很可惜,你們有概念上的誤區。1000nit也好,4000nit也好,都是電視的峰值亮度,也就是最大亮度。既然都是最大亮度了,那就代表不是什麽時候都用得到的。
 

 
  看上麵這張圖,一個畫麵中不同部位的顯示亮度是不一樣的。小至0.25nit,大到300000nit,如此寬廣的動態範圍正是HDR的特點,而以前的SDR時代亮度範圍隻有0.117至100nit的水平,所以過去電視信號的動態範圍其實是明顯不足的。至於像300000nit這樣的高細節亮度,在實際生活場景中是少之又少,更別提目前的內容製作還達不到如此高的要求。
 
  所以4000nit會亮瞎眼完全是無稽之談,生活中比這亮度更高的物體多得去了。比如玻璃反射的太陽光,這種會讓你瞬間無法睜眼的亮度可能比300000nit還要高,4000nit的峰值亮度真的是大大受製於目前的製作水平了。在實際顯示場景中,畫麵亮度還會受限於你所設置的電視亮度和內容本身的動態範圍,4000nit的峰值亮度能不能用得上都還是問題。
 

 
  (像這種畫麵大片慘白的,就屬於動態範圍不足,這與電視的峰值亮度和電路設計有關)
 
  因此對HDR內容而言,高亮度顯然是非常重要的,這將影響到能否有更多的亮部細節得以展現,而不是一片片的慘白。
 
  不過我依然認為,OLED是體現HDR內容優勢的最佳技術,畢竟它能單獨控製每一個像素的亮度,而不是像液晶那樣隻能進行區域的控光。所以一些廠商在提高液晶背光亮度的同時,還會搭配高密集的直下式LED點陣背光結構,以實現更為精準的區域亮度控製,但也僅僅隻是無限趨近於OLED而已。
 
  不得不承認,HDR確實為液晶帶來了一波新的高潮,而且比之當年4K尤勝。液晶已經能夠實現更高的色域、更好的對比度與更高的亮度,使之在與OLED的競爭中依然能占據一些技術製高點。
 

 
  (HDR對比圖,高細節並不一定還原真實)
 
  而我們想說的是在明白HDR的概念與原理後,也要懂得識別一些廠商的宣傳手段。對HDR電視而言,峰值亮度與多背光分區是最重要的畫質影響因素。至於量子點廣色域,現在大家幾乎都有,選色彩喜歡的就行。如果能在賣場裏直接對比的話,會更為直觀些吧,盡管在國內這樣的環境比較少。


 

(责任编辑:海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